重庆发布近千场活动陪市民“过大年”******
(新春走基层)重庆发布近千场活动陪市民“过大年”
中新网重庆1月18日电 (记者 钟旖)记者18日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获悉,为找寻“年味”、促进消费,春节期间,重庆市推出近1000场次节日活动,涵盖文艺演出、公共文化服务活动、非遗传承实践活动和文旅惠民四大主题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为市民献上一份集“游、购、娱、赏、学”于一体的春节文化盛宴。
具体来看,春节期间,重庆市图书馆、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、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等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和全市41个公共图书馆、36个文化馆免费开放,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举行355场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。
除各种主题展览、猜谜游戏外,这些公共文化设施还将玩出新“花样”。如大年初二至初四,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在群星剧院举行“文化进万家新春乐翻天”——单口喜剧专场惠民演出,市民可免费前往观看;初一至初三,渝中区图书馆将举行“图书交换”活动,渝北区、巴南区等多个区县也将推出线上阅读打卡活动。
若想足不出户领略各地民俗文化风采,市民便不能错过“文化进万家——视频直播家乡年”活动,23个区县的龙舞表演、巴渝春晚、年味节、年夜饭、刨猪宴等传承实践活动将在线上呈现。
图为美心红酒小镇第三届年味文化节举行。 杨孝永 摄1月21日至27日,重庆大剧院、川剧艺术中心、国际马戏城、重庆1949大剧院、扯馆儿剧场等21个剧场及演绎新空间,将为市民带来开心麻花爆笑舞台剧《飞谎腾达》、《魔幻之都·极限快乐SHOW》、《重庆·1949》、扯馆儿综合喜剧等重庆特色文艺演出近150场,演出包括戏剧、歌剧、曲艺、杂技、儿童话剧、脱口秀、画展等多种形式,无论是全家上阵,还是亲子场,传统文化控还是新潮喜剧人,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观赏“片源”。
据悉,重庆还将通过线上+线下方式举办美心红酒小镇第三届年味文化节、“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”活动、“上九登高”千年民俗文化节等10项重点非遗主题活动,依托梁平木版年画、铜梁龙舞、高台狮舞、禹王庙会等非遗项目300余项,在各区县开展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承实践、互动交流、观赏体验活动89场,营造文化重庆年氛围。
100余项主题鲜明、特色各异的文化旅游活动也在春节期间“上新”。除第十三届仙女山冰雪季、第三届年味文化节·非遗庙会等传统冬季文旅或春节活动外,还有“渝川黔三省四地2023年线上春晚”“来南川东街,一起回80年代过年”等特色类活动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重庆还将推出200余项惠民措施,如秀山县洪安边城等多个景区免费;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向生肖属兔的游客推出套票全免优惠等。(完)
把握“重中之重”,守好“底线任务”****** 马若虎 几天前,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举行,再次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: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,人力投入、物力配置、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。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产业是发展的根基,产业兴旺,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。这些年,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,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,有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创业、持续增收。小木耳做成大产业、小茶叶长成大茶“业”、小土豆变成“金蛋蛋”……这些特色产业成功的背后,都是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精心培育,依靠政府引导,龙头带动,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拧成一股劲,合力让一个个“土特产”闯出了名堂。 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5%以上用于支持帮扶产业发展,截至10月底,全国脱贫劳动力(含监测对象)务工规模达到3270.4万人。未来,随着产业帮扶政策持续落实,产业发展再提速、质量再提升,越来越多的农民,将会过上更好的日子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。摆脱贫困,中华民族千年夙愿。夙愿得偿后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成了乡村振兴的前提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深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。难点之一,在于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中央曾明确,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,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。中央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,易地扶贫搬迁续写“后半篇文章”,驻村干部进行选派轮换……种种接力帮扶,把脱贫人口扶上马、送一程,让他们稳得住、有信心。 有了不返贫的基础,才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。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,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、措施落到位,强产业促增收、多渠道促就业、强基础促安居,让脱贫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。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接续推进乡村振兴,全国上下一道,甩开膀子、笃行不怠,把乡村建设得更美,让乡亲们过更好光景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